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重要抓手
——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解读之二
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,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重要抓手,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,这是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向上突围,加快“三个努力建成”“三个走在前列”步伐,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唐山篇章的充分体现。
新质生产力是以高新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、以新产业新业态为主要支撑、正在创造新的社会生产时代的生产力。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创新驱动,即以科技创新为主导、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而产生的生产力,能够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形成壮大,补齐产业“短板”,提高生产效率,优化产品和服务质量,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今年以来,唐山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线,以推动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为目标,坚持以创新要素涌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,强化创新驱动。深度参与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,加快“北京研发、唐山转化”步伐,筹建机器人、陶瓷等重点行业共享平台、共享工厂,与北理工、北交大、西南交大合建共享实验室;创办首家省钢铁实验室,建成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;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3家,新备案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700家,培育省级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196家、科技领军企业10家,新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0家;强化“凤凰英才”政策,引进高校毕业生20万人,中国职业经理人国家标准宣贯与实训(华北)基地成功落户,为唐山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。
科技是第一生产力、人才是第一资源、创新是第一动力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,我们要再接再厉,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,让唐山的空气中充满创新的味道,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,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唐山篇章注入强大动力,让中国式现代化在唐山更加可视可感可行。
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重要抓手,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,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。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加大对企业技术开发的财政支持力度,落实支持企业研发的税收优惠、金融支持和政府采购政策;健全以企业为主导的产业技术研发机制,支持企业牵头组织面向市场的重大科技项目,发挥企业家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;持续深化与中科院合作,支持“链主”企业联合高校、科研院所等组建创新联合体,依托企业建立协同创新中心,用好场景创新促进中心,加快推广“北京研发、唐山转化”新模式,支持企业引进应用“大院名校”的科研成果,促进重大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,构建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的协同创新共同体;实施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“携手行动”,深入推进创新主体增量提质行动计划,激发涌现更多的“专精特新”“小巨人”企业、领跑者企业、高新技术企业,打造竞争新优势。
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重要抓手,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,要打造国际一流创新平台。积极鼓励和支持行业骨干企业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创建重点实验室、技术创新中心、产业技术研究院,聚焦突破行业关键核心技术,联合开展科研攻关、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;密切与北京中关村、上海张江、武汉光谷和德国阿德勒斯霍夫、日本筑波、法国索菲亚等创新源头对接,共建一批具有唐山特色的科技研发平台;统筹华北理工大学、首钢京唐公司、河北钢铁集团等资源力量,加快打造省钢铁实验室,围绕钢铁、化工、新材料、装备制造、机器人等重点产业,建设一批高能级技术创新中心、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新型研发机构,加快与北理工、北交大、西南交大等高校合建共享实验室,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基础设施体系,为唐山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性、基础性支撑。
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重要抓手,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,要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。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,加大基础研究人才培育力度,培养造就一批符合唐山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要求的青年科技人才;着力推进“科研项目+人才团队”一体化培养,下大力引进海洋经济、高端装备、生态环保、港口贸易等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,弥补人才“短板”;动态更新“凤凰英才”政策,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引进增长计划,构建“产业+人才家园”“服务+生活家园”模式,加快发展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,在引好人才的基础上留住人才;健全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,完善聚才引才用才机制,加大政策创新力度,健全以创新能力、质量、实效、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,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青年发展型城市。
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重要抓手,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,要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。通过一体化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、迭代应用、生态培育,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,持续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,优化人才引进、培育、评价激励举措,释放科技成果评价交易转化机制效能;通过建立健全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机制,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,最大限度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创业活力;通过建立鼓励创新、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,打通服务人才“最后一公里”,进一步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。
vv